
阜外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倪新海 倪新海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 主任医师 | 心血管内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胡奉环 胡奉环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2病区副主任。 工作教育经历:本科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从事临床工作;2001年德国学习心磁图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技术,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心磁图的临床研究工作;2002年至2003年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挂职副院长,援疆1年。2010.8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学习半年。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其严重并发症的抢救。 技术专长:冠心病临床研究和支架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超声心动图识别冠心病存活心肌的研究。 社会兼职: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心内科专业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知名专家;中国水电医科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会员;中国医促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新疆农一师阿拉尔市专家工作站专家。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顼志敏 顼志敏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多次受邀参加央视、北京电视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等举办的直播健康讲座或录播及访谈节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断、筛查、预防治疗、保健及康复等。对心血管病的合理用药拔新领异,几十年大量的门诊、病房的临床出诊和会诊实践,积累了全面、丰富的心血管病、各种慢病的防治经验。 主要学术任职 委员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侯剑峰 侯剑峰,男,44岁,河南籍,主任医师,外科博士,博士后,中共党员。从事心脏外科20年,阜外医院外科管委会认定冠脉搭桥,瓣膜替换手术资质,担任医疗组长期间管理患者近千例,无围术期死亡,对动脉化搭桥,瓣膜病精准治疗有独到见解。 | 主任医师 | 成人心脏外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刘盛 刘盛,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成人外科三病区主任。学习经历: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 学士学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成人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德国HERZ-KREISLAUF-KLINIK BEVENSEN 医院 进修成人心脏外科和主动脉瓣技术个人专长: 冠心病搭桥;瓣膜置换,各类二尖瓣修复成型(退行性变,风湿性变),二次瓣膜手术;微创及腔镜心脏手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晚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心脏移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法乐四联症等先心病。临床工作: 1999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同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工作,师从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胡盛寿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在德国HERZ-KREISLAUF-KLINIK BEVENSEN 医院进修成人心脏外科和主动脉瓣外科技术。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钻研,具有较广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工作精益求精。 成人心脏外科,冠心病,瓣膜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晚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个人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成形术,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Morrow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等3000余例,手术死亡率小于1%。参加阜外医院心脏移植20年,现任阜外医院成人外科3病区病区主任。 临床特色1. 晚期冠心病外科治疗:2006年至2011年参与国家“十二五”冠心病晚期心衰的攻关课题,独立设计并完成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冠心病。该研究是国际首个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细胞移植的临床注册登记研究,注册号 NCT00395811。先后发表文章8篇,其中SCI文章4篇,中文文章4篇:2011年发表在JACC文章一篇 (第一作者,sci 14分),该文章作为循证医学证据被2013年AHA心衰指南引用,后陆续发表sci 4分文章1篇(第二作者),sci1.2分文章1篇(通讯作者),sci1分文章1篇(第三作者)。2011年JACC文章在今年仍被Brauwald 在2017年AHA大会发言所引用。该课题获奖: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转化医学研究,2012年 | 主任医师 | 成人外科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王现强 王现强,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现担任成人外科中心五病区副主任。200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之后一直就职于阜外医院心脏外科至今。2009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胡盛寿院士。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参与心血管手术5000余例,独立完成手术2000余例。多次被评为医院“兢兢业业好医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1年被医院选送到美国克里夫兰和梅奥心脏中心参观学习,回国后主攻方向为冠心病、瓣膜病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各类心脏外科手术的微创治疗,包括各类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等。 | 主任医师 | 成人心外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韦丙奇 韦丙奇,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年,近年来专注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治疗、全面管理和康复。成功救治许多危重心力衰竭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和管理中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他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关爱、尊重、耐心和沟通的人文精神和全面、深刻、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在医学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他坚信“心力衰竭不再是不可治愈的终末期疾病,而是可以控制甚至逆转的疾病状态。”愿心力衰竭患者能得到全面准确地诊疗和指导,以期得到全面的康复。 | 主任医师 | 心力衰竭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俞梦越 俞梦越,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冠脉介入导师。现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8病区任指导医师,冠心病诊治中心学术秘书。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即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2004-2005年受卫生部公派赴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做访问学者。从1997年开始从事内科工作,曾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病院呼吸内科、血液科、免疫科、感染科、肾内科等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普通内科基础。1999年从事心内科至今,始终在临床一线,熟悉和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工作重点为冠心病的介入诊治,技术规范、手法细腻,已独立完成八千余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擅长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掌握并努力推广冠状动脉旋摩、OCT、FFR等介入新技术。作为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导师,积极组织卫生部冠心病介入的标准化培训,每年参与培训的介入进修医师达100余人。作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的教学秘书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与CIT、TCC、中国心脏大会的组织工作。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治、重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救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心肌梗死后心衰特殊蛋白的表达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包括5篇SCI论文),参加编写专著4部。作为主要参加者的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机制研究获省部级成果奖。成功获得日中医学协会世川奖学金专项研究基金、中华医学会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同时参加了国家 “九.五”至 “十二.五”以及北京首发基金的重点攻关课题的协作项目,科研成果多次在美国AHA、日本CCT、中国CIT等国际重大会议上进行交流。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日本循环器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青年编委;老年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SCI)编委;中国药房杂志编委。 | 主任医师 | 冠心病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吴永健 吴永健,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中德医学交流基金和DFG研究基金资助下,在德国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继续冠状动脉病理生理学研究和心血管临床技术训练。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处理各种疑难和复杂冠心病,还擅长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 CTO病变等复杂疾病的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OCT、FFR、旋磨技术,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IVUS、OCT、FFR培训主要负责人,国家冠脉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国旋磨俱乐部负责人,医学会冠脉介入治疗组成员。目前他与心脏外科医生通力协作开展复合杂交手术,具全国前列,为常规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高危和远期疗效差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手段。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科技部国际协作重大项目子课题,这些项目重点研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表观遗传机制。在心血管病临床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二次首都发展基金项目,一次首都特色重点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和协调人,是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重大专项“CHINA PEACE”的子课题负责人,是NIH全球项目ISCHEMIA的中方共同负责人,是RESOLUTE DIABETES全国共同负责人。此外,他还有多个自主项目,包括住院瓣膜病患者的全国调查、中国TAVI注册研究、冠脉杂交技术在左主干分叉病变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杂交手术中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冠脉介入术后长期管理模式的探索等。先后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并获得过北京市、上海市、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 主任医师 | 冠心病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孙寒松 孙寒松,男,主任医师,教授,成人外科中心主任,成人外科一病区主任,外科管委会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1993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完成外科临床博士研究生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俄勒冈圣文森医院心外科中心作为Fellow工作学习两年,主攻临床冠心病外科、瓣膜病外科和其他成人心脏病外科治疗。2000年晋升为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从1984年至今一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从事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复杂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终末期心衰外科治疗及其他心外科领域(包括冠状动脉肌桥、心脏肿瘤、假性室壁瘤、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脏辅助循环)等方面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完成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不停跳“搭桥”术)已超过6000例。同时擅长成人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小切口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或成形、心脏杂交手术和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心脏瓣膜成形术(主动脉成形术及二尖瓣成形术)。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改善冠心病外科手术疗效及心脏机械辅助装置的研发工作。目前是国家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心室辅助循环课题组负责人。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共发表文章70余篇。现担任中华胸心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循环杂志通讯编委;卫生部单病种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临床用血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心衰治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主任医师 | 成人心外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