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外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曲家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医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知名专家曲家珍,为京城名医施今墨先生的传人、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李介鸣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先后两任被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成员单位课题组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委员会常委,北京络病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主任医师 | 中医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杨研 阜外医院外科七病区主任, 兼任阜外深圳医院院长助理 外科主任 大血管中心主任 1994年至今在阜外医院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先心病、瓣膜病和冠心病等外科领域有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共主刀各类心血管手术约5000余例,患者年龄涵盖3个月到86岁。 中组部“西部之星”计划培训导师 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核心专家 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 全国医疗项目技术规范专家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 | 主任医师 | 外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郑宏 郑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病影像中心,结构性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 目前主要从事各种心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在心血管病尤其是在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大血管与外周血管病等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帅先通过3D打印技术对一些疑难复杂的结构性心血管病开展并施行个性化诊断与介入治疗以取代及避免传统的开刀手术。在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末闭、卵园孔未闭、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与心肌病等多方面曾创造近十余个国内与国际介入治疗的首创与第一。 | 主任医师 | 放射影像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钱向阳 钱向阳,男,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心血管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胸心血管外科协会委员,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籍贯河南。师从国家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朱晓东院士,并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一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每年完成各种心脏大血管手术500余例并取得极佳结果。 | 主任医师 | 血管中心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孙晓刚 孙晓刚,男,1967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血管中心三病区副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在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工作20余年,接受了非常严格,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综合职业基础,具备了对心脏外科治疗领域内的各种疾患的准确诊断和处理能力。专业特长:主动脉疾病、瓣膜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1992-1995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脏外科硕士研究生,师从朱晓东院士,进行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系统研究。2000-200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脏外科博士研究生,师从胡盛寿院士,在国内首先开展、完成了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体内植入的实验研究。2003年始分别在成人外科中心和主动脉外科中心各病区轮转,主管病房日常工作。2009年始在血管外科中心作病区指导医师,日常工作包括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目前重点从事各种主动脉疾患的外科治疗,尤其侧重各种主动脉根部病变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 | 主任医师 | 血管中心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黄洁 黄洁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和移植病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10病区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移植学分会心肺学组秘书;北京市移植分会常委;中华器官移植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心脏移植科学注册中心办公室主任。擅长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和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各期心力衰竭的评估和药物治疗。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心脏移植术前评估和危险因素的针对性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心脏移植患者900余例次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心脏移植排异反应的发生规律,并摸索出一套适合国人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心脏移植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目前阜外医院600余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0%和86%,高于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公布的同期平均生存率15个百分点。参加的移植相关科研课题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心肺移植关键技术研究”,“863”计划有关心脏移植标准化技术及免疫调控研究;卫生部“建立中国心脏移植科学注册系统的研究”;2010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危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临床评价体系与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 主任医师 | 心力衰竭和移植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郭宏伟 郭宏伟,男,主任医师,教授,1969年9月出生学习经历:1987年—1992年,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学士;1994年—1997年,苏州医学院,医学硕士;1999年—2002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工作经历:1992年—1999年,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住院医师;1999年—至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200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主刀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1000余台。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6篇SCI收录论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2008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1.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项目一项:《阻断ICOS-ICOS L共刺激信号防治同种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及机制的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07年-2009年,编号:2006 F004),10万元。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建立稳定异基因中枢嵌合体诱导移植耐受的研究》(1999年-2002年,批准号:39830340)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①《组织工程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物的实验研究》(2002年-2004年,批准号:30170934);②可溶性支架转染C-myb.PCNA基因反义寡核苷酸预防静脉桥再狭窄》(2004年-2006年,批准号:30371408) | 主任医师 | 血管中心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楚建民 楚建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2病区及25病区主任。业务专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治疗。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04年晋升主任医师。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 线,先后10余次担任病房的主管医生,收治和成功抢救多例危重患者,包括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恶性致命性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速/室颤、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等。主要手术工作(1)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为1000余例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包括室速、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成功率95%以上。(2)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共对300余例患者进行了起搏器植入。 (3)床旁导管盲插紧急临时起搏 :抢救60 患者,成功率100%。科研工作(1)首次报道经冠状静膜窦射频消融心外膜旁路的治疗,成功率大大提高。(2)左侧旁路与冠状静脉解剖关系的研究。(3)先天性心脏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研究:通过观察导管操作和影像特点以及靶点图特征,提高射频消融的成功率(86.4%),国内首次报道。(4)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与消融靶点的相关性研究,提高射频消融的成功率。(5)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巨 T波与肥厚部位的关系研究:提出巨大T波与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有关,国内首次报道。 (6)对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速、慢性或阵发性房颤进行系列研究,为国内最大系列,共发表论文5篇。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1)首次开展顽固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首先开展右侧旁路的单电位标测技术:使其成功率大大提高(几乎达100%)。 (3)、右颈内静脉途径射频消融右前侧壁和右前间隔旁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4)、首次开展冠状静膜窦逆行造影技术。 (5)、率先使用Hallo电极表测I型房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6)、房性心动过速的单极电位表测技术: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盲目放电,提高成功率。(7)、开胸术中经心外膜标测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国内首次报道。 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 | 主任医师 | 心律失常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于存涛 于存涛,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5出生,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大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三病区主任,《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和《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1988年7月,毕业于承德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脏外科,此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995年9月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并留阜外医院外科工作。2000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通过硕士生导师资格认定。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12年为博士生导师。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参加各类心血管手术万余例,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病手术600余例,手术效果优良。 曾主持或参加国家科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863”科技攻关,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著书2部。“3月至5岁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研究”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治疗及应用研究”获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疗效有关的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动脉夹层心策略研究”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发明专利一项、技术新型专利二项。 | 主任医师 | 血管中心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唐闽 唐闽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病区,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主任医师 | 心律失常病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