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天坛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王永刚 王永刚,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嗅神经母细胞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和各种先天性肿瘤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治疗。199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师从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院士攻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颅脑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郝淑煜 郝淑煜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病区,主任医师。2006开始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王忠诚院士。2009年获得医学博士,并开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工作。先后担任颅底脑干病房(神外七)、脊柱脊髓病房(神外三)、幕上肿瘤病房(神外十)住院总医师。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神经肿瘤系进修。 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垂体瘤内IDH突变,报道了遗传性多囊肾患者可伴发胶质瘤,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中国人群内伴有颅内肿瘤的Maffucci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先后发表SCI文章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四十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得专利1项;201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①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②恶性脑膜瘤的免疫治疗;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的研究(VHL、NF2、MEN1等);④小分子药物临床前研究。 | 主任医师 | 肿瘤病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谢坚 谢坚,男,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综合一病区主任。198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大学毕业后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得益于王忠诚院士、罗世祺教授等众多神经外科专家的言传身教。擅长成人及小儿颅脑肿瘤的外科治疗,在半球肿瘤、脑室内肿瘤、后颅窝肿瘤、鞍区肿瘤及各个部位脑膜瘤的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擅长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在脑深部肿瘤、脑岛叶(底节区)胶质瘤、扣带回及胼胝体胶质瘤、双额胶质瘤、运动及语言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及功能保护方面有独到之处;近5年完成岛叶胶质瘤手术近百例,全切、近全切除率达到90%以上,病人未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在“中华牌”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现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员。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李春德 李春德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病区,主任医师。职称:主任医师,学历:博士、教授天坛医院小儿神外著名专家,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外分会小儿学组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2014-2018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小儿神经脑肿瘤专家;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北京:神经外科:专家;每年完成各种儿童颅内复杂肿瘤手术近600台,下丘脑错构瘤手术量之最,儿童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及四室肿瘤个人年手术量最多,对胶质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髓母细胞瘤分层治疗、颅咽管瘤下丘脑功能的保护,颅内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等有丰富经验,主编专著一部,参编专著14部,发表SCI论文16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诊断并报告了国内第一例Pallist-Hall综合征,在国际上提出了新的下丘脑错构瘤的分型及囊肿腹腔分流后分流管依赖的机制假说。近几年开展了儿童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髓母细胞瘤分层个体化治疗,髓母5年生存率为国内最高,达国际先进水平,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综合治疗,狭颅症颅骨重塑等工作。 | 主任医师 | 小儿病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初君盛 初君盛,男,医学博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王忠诚院士。1998年起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现任神经外科肿瘤6病区行政副主任。擅长颅脑肿瘤(幕上及颅底肿瘤,垂体瘤等),椎管内肿瘤,儿童神经外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手术。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作为主力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在研1项,北京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在研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 主任医师 | 肿瘤病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刘福生 刘福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个人介绍:199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获博士学位,同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忠诚教授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2002.5—2004.12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NIH,NINDS,USA)师从Roscoe O. Brady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三次获诺贝尔奖提名,Lasker医学奖及美国科学院Kovalenko 奖获得者)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04年11月回国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外十一病区(电力医院内)工作,并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脑肿瘤研究中心主任,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专业特长:脑胶质瘤的各种手术及脑内立体定向手术临床工作:开展脑胶质瘤的各种手术,额叶、颞叶、枕叶、丘脑胶质瘤、脑干等胶质瘤手术,特别擅长岛叶胶质瘤手术及脑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其中脑胶质瘤手术量约每年120余例,脑胶质瘤手术数量及生存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特别开展了脑胶质瘤扩大切除术联合病人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胶质瘤等综合治疗后,使恶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获得了明显延长,很多III级及IV级的恶性胶质瘤其生存期均超过三年,目前最长的已经超过了8年。近年来开展脑立体定向活检350余例,阳性率达97%,无一死亡或并发症,并开展了脑立体定向下脑室腹腔分流术,首次开展了基因工程化的溶瘤病毒治疗脑胶质瘤临床应用研究,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八六三子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1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1项,北京市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资助,科研经费近800万,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有关脑胶质瘤专著2部,获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一项,省级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为省级优秀博士毕业生。教学及学术交流: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协助培养博士生2名,目前在读研究生5名。在读博士2名。其免疫治疗脑胶质瘤及溶瘤病毒治疗脑胶质瘤研究成果多次在健康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国医药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多家报纸进行了报道。主要社会兼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脑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八六三”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 | 主任医师 | 研究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贾旺 贾旺,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名称:颅底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治疗。 1994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和于春江教授,专业方向为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研究。共参加各类手术4000例以上,并在垂体肿瘤、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培训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9年在美国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访问学习,2013年在英国CARDIFF大学外科肿瘤研究所进行脑肿瘤的基础研究。2014年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市级人选。近年来共主编专业书籍“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图谱”一部。参加编写专业书籍3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著20余篇,SCI收录9篇。承担科研项目9项,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社会任职:1. 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谊会副会长;2.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全国委员4.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5.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医师定期考核编辑委员会秘书长6.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要学术论文 1: 青春期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5,26(4):447-450. 第一作者 2: 儿童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5,26(3):303-305. 第一作者 3: 枕下-乙状窦后-内耳道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4,25(1):60-63. 第一作者 重要奖项 1: 岩骨尖区侧方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200403 2: 岩骨尖区侧方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二名,200401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王新生 王新生,主任医师,1960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2004年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成立神经内镜专业组王新生担任主任。王新生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3000余例,为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冯涛 冯涛,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转化医学成果。建立了基于体液、细胞学、皮肤和唾液腺病理、脑分子影像等系统的生物学标记物体系、阶梯式左旋多巴药物评测标准方法,擅长帕金森病、震颤、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担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副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著四十余篇,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批国家专利6项。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李佑祥 李佑祥,男,主任医师,教授,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栓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与巴西合作-脑血管病介入新技术应用以及栓塞材料研究),作为课题主要骨干,曾参与并完成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新治疗研究》、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十百千”推广计划项目和北京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各类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医学论著20余篇,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组委员、国家高值耗材评审委员会专家、教育部临床医学继续教育指导专家、北京市卫生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等核心期刊审稿专家等职,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共4项 | 主任医师 | 神经介入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