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天坛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张岩 张岩,男,主任医师,副教授,附属天坛医院,硕士,研究方向名称: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相关研究。个人简历 198509-199107: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 学生 199108-1996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 199609-199909:首都医科大学 学习(在职硕士学位) 199610-2001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主治医生 200201-200308:美国纽约医学院 细胞生物与解剖系 访问学者 200309-2005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200509-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刘阿力 刘阿力 主任医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治疗中心主任。1978年12月 毕业于北京天坛医院医士班,获大专学历;1999年6月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85年后从师王忠诚教授做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工作; 1994年派到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治疗室主持工作。经过严格培训,掌握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这个新技术。至今,与科室人员一起为近万例病人安全、无误地实施了伽玛刀治疗,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基础的研究。先后发表专业论文30篇;参与编译专业书籍10部。 | 主任医师 | 放疗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姜中利 姜中利,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山东烟台人。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2001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2008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神经外科中心培训,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医学理念、专业技术和医学管理经验。世界神经外科联盟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协会会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现已从事临床工作21年,受过正规、系统而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主刀及参加各种神经外科手术4000余例,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良好科研能力,技术骨干。多年来主要从事颅脑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学科专业重点是大脑半球肿瘤(胶质瘤)、鞍区鞍旁肿瘤(如颅咽管瘤、垂体腺瘤、鞍结节脑膜瘤、海绵窦肿瘤及蝶骨嵴脑膜瘤等)和脑室内肿瘤等深部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博士研究生课题是《扩展翼点入路的解剖和临床研究》,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详细解剖研究,充分掌握了大脑的复杂解剖知识,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蝶鞍位于颅底中心,在大脑中心区的下方。此区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上方有视神经、视交叉和Willis血管环,侧方是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后方有脑干和基底动脉。肿瘤常与这些结构粘连和包裹,在此区开展手术异常危险,医生需要有娴熟的显微技术和长期工作经验。蝶鞍区病种复杂,常见的有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胆脂瘤、生殖细胞瘤和动脉瘤等,多达20几种疾病。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组织的肿瘤,多为良性,小于1厘米的为微腺瘤,大于1厘米为大腺瘤,大于3厘米为巨大腺瘤,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鼻碟入路。颅咽管瘤是由残存垂体管组织发生来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常有钙化和囊变,与周围结构粘连紧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且肿瘤容易复发,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鞍区脑膜瘤常见的有鞍结节脑膜瘤、前床突脑膜瘤和蝶骨嵴内侧脑膜瘤,脑膜瘤的特点是供血丰富,质地韧硬,常包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脑室系统是位于大脑和脑干内充满脑脊液的腔隙,包括两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两个侧脑室左右对称,解剖学上分为额角、体部、房部、枕角和颞角五个部分。侧脑室内肿瘤多为低级别生长缓慢的肿瘤,胶质瘤约占50%,脑膜瘤约占15%,前者多发生于侧脑室额角和体部,后者多发 | 主任医师 | 肿瘤病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曹勇 曹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和老年肿瘤专业病房副主任。专业方向:脑血管病,老年神经肿瘤。1995年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起于首都医科大学硕博连读,导师赵继宗教授,2002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于美国BARROW神经科学研究所访问学习。2013-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学习。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脑缺血模型运动区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机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天坛医院“栋梁人才”计划,市科委“脑卒中三项外科关键治疗技术规范研究”分课题“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多种微创治疗技术及预后因素分析”分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资助。2011年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阅人,2010年获北京天坛医院先进工作者,2012年获得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徐宇伦 徐宇伦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主任医师 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委员会神经外科专业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脊髓脊柱专业学组组长、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医药卫生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模拟医学分会理事;法大法庭科学技术研究与医疗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医促会全国委员。 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工作35年, 先后在美国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2006年)和美国Emory大学神经外科(2007年)学习。作为术者出色完成了大量疑难且巨大脊髓髓内肿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和疑难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疗效满意,广受好评。近3年来在国内脊髓外科领域率先开展脊髓畸胎瘤的小功率热切除技术,大大降低复发率。 参与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及市级政府奖及《吴阶平医学研究-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医学实用新型专利1项(另一项待批),参与编写神经外科书籍9册。在全国百强名医评选中,连续五届在脊髓脊柱外科和椎管内肿瘤手术领域获评百强名医前5名。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55篇IF分值125。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关树森 关树森,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垂体腺瘤等鞍区肿瘤的综合治疗、听神经鞘瘤等桥脑小脑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开展改良颞底入路,切除岩斜部肿瘤、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以及擅长颅内血肿、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听神经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治。在大型、巨大型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治疗方面,施行多学科综合治疗。198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8月分配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至今。在鞍区肿瘤(垂体腺瘤)、幕下(听神经瘤、小脑肿瘤)及其它颅底肿瘤的外科及其它综合治疗方面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手术量逾200台。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吕明 吕明,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门从事神经系统血管病的介入微创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等脑血管疾病。承担天坛医院部分协作单位的会诊工作,带动和促进了国内多家省市医院神经介入技术的开展。目前科研方向致力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受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和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社会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 | 主任医师 | 神经介入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鞠奕 鞠奕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一病区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张春芳 张春芳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任糖尿病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业医师协会理事,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肥胖等疾病诊治,发表包括SCI多篇论文 | 主任医师 | 内分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廖晓凌 廖晓凌,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就职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主要擅长各类脑血管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头晕、头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主任医师 | 神经病学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