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济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赵刚 赵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政副主任,仁济医院胃肿瘤MDT首席专家;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型医师”(百人计划);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学组常委、青年学组组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委员、胃肠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消化外科教育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199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英国Aintree University Hospital、韩国首尔大学医院(SNUM)学习胃癌、肠癌规范化治疗和微创手术。 长期从事胃肠外科领域的基础和临床工作,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治,胃、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开展包括机器人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Gastroectomy,PPG),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扩大根治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在内的胃外科的所有手术;腹腔镜下的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保肛);肥胖症减重手术。每年个人完成胃肠肿瘤手术超过700例。在胃癌的保留功能手术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目前积累了国内最大宗PPG的手术病例。执笔完成中国2019年《保留幽门胃切除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 2006年获“交通大学十大青年才俊”;2007年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008年获“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7年入选“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2017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黄浦区专业拔尖人才”称号;2018年交大医学院“上药杏林育才奖”;2019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型医师”(百人计划)。 2010年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主任医师 | 普通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陈锦先 陈锦先,男,主任医师,教授,普外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结直肠肛门专业学组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结直肠癌诊治中心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进入仁济医院工作,2003年晋升普外科教授。2003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现任仁济医院普外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细胞诱导因子杀伤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上海医学发展基金课题《大肠癌优化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直肠粘膜下植入5-Fu缓释剂检测肠系膜血管内药物浓度及癌细胞》等多项课题第一完成人,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具有独立解决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能力,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可独立完成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内的几乎所有普外科大手术。尤其在结直肠外科领域,能开展肛肠外科的各种手术及创新性的治疗技术和方法。每年主刀完成结直肠大手术150例(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全盆腔清扫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Miles术等),同时每年还完成肛肠疾病中小手术100例。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卜军 卜军,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211重点学科)科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美国造影与介入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SCAI)、亚洲心脏病学会理事会理事、国家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青委、影像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药物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青委会副主委、2009-2010年在美国Columbia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Jefferson大学医学中心研修,主编或参编大型学术专著10余部,研究结果写入国际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等行业规范,在心血管疾病诊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各种复杂疑难冠心病介入手术、疑难心脏病诊治与危重急症抢救及手术演示,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日本循环学会年会等大会报告,是美国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TCT)、美国心血管研究技术大会(CRT)、欧洲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EuroPCR)、韩国心血管峰会(TCTAP)等国际心血管介入大会的国际主席团成员,先后获 “吴孟超医学青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明治生命科学奖”等。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邱永明 邱永明,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9—1987.7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9—2005.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1990.8—2004.11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4.12—至今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9.1—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其中1996.7—1997.7美国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1999.3德国神经内镜临床进修。擅长颅脑外科的诊治,脑积水、脑肿瘤的微创治疗。现任上海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生协会神经外科委员,“仁济医院脑肿瘤学科群”负责人,“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病房”负责人,上海市神经外科学会肿瘤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Tufts大学NewEnglandMedicalCenter和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临床进修和研究工作。十数年来全力致身于神经外科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完成了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血管畸形等神经外科难度大的手术,并在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如三脑室造瘘、脉络膜烧勺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2001年因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邱永明医生获得国家实用专利5项。获得上海市医学会“施思明奖”。发表中、英论文100篇,包括德国“MinimallyInvasiveNeurosurgery”、“ChineseMedicalJournal”等SCI收入杂志,参与7部书籍编写。以主要完成人或第一负责人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一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次,并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施思明奖、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宝钢教育奖、邝安堃奖等。2013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 主任医师 | 颅脑创伤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沈节艳 沈节艳,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199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赴德国柏林急救心脏中心心导管室研修心导管技术。现任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肺血管病专科医师培训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组成员,及美国国际肺高压协会临床研究专员(PHA-PHCR)。20多年奋战在临床一线,自93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现为科室肺血管病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坚持每周2次的查房,每周2次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疑难肺血管病诊断、治疗方面及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精准的临床经验,是国内较早开展肺血管病研究的知名专家之一。曾先后发表SCI收录的心血管病研究论著多篇,内容涉及狼疮性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机理研究;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长期随访研究;肺动脉高压高效价比药物联合治疗及新药研究等等,其中一篇论文获上海市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一篇获第13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参与编写大型学术专著5部。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多项肺血管病研究课题,并参加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的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自2006至2011,每年应邀在全国的心血管病学术大会上作大会发言和主持,并入选中国仅有的二位医师之一,作为亚太地区肺动脉高压高峰论坛主席团成员并大会发言;2010年沈节艳主任主持举办了首届上海地区肺血管病诊治进展学习班,医院领导及国内著名专家莅临现场,来自上海各级医院共150余位医师与会探讨、切磋,学习班取得圆满成功。沈主任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服务耐心细致和爱心奉献,对科研专研的执着探索,使她取得了临床、学术、科研上的成绩并始终不懈地追求着。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梁卫 梁卫,男,主任医师,副教授,血管外科副主任,南院血管外科执行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7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第3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常委及青年委员会副组长,1970.4出生,党员,血管外科博士。1988年以高分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一届临床医学系七年制班,并且担任班长职务。1995年获医学学士和外科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血管外科博士学位。1995年7月进入仁济医院普外科,先后担任住院、住院总、主治及副主任医师工作。1999年,主刀完成浦东仁济医院建成后的普外科第一例手术,此后负责仁济医院浦东血管外科病区的创建和日常诊疗工作。2005年6月起任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6月至9月赴美国Cleveland Clinic进修血管外科,2008年5月至7月赴德国莱比锡Park Hospital进修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现能胜任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擅长血管闭塞/血栓性疾病、脉管炎、颈动脉狭窄及胸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也已成功实施了数百余例的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微创治疗以及尿毒症病人血透通路建立手术。目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的病例数和成功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自99年起,负责仁济医院每年一次的国家级血管外科学习班秘书工作,还承担二医大血管外科大课授课及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已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篇,参与完成课题1项,参加并在国际和全国性会议上发言10余次。先后获得仁济医院“十杰仁济人”提名奖、第三届十佳青年称号及第三届院优青等主要奖励并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百人培养计划”。专家门诊:每周五上午 仁济医院(浦东);每周六上午 仁济医院(浦东) | 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张岚 张岚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女,1970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科行政主任主持工作,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二十余年,熟练掌握微血管吻合技术,开展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静脉腔内激光灼闭术、动脉旁路转流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动静脉瘘血管通路术、肢体血管重建术、血管瘤切除重建术以及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微创腔内介入诊治术等。擅长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脉管炎、动脉瘤、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尿毒症病人血透通路建立的诊断、手术和微创腔内介入治疗。已经完成4项全球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完成培养科研型硕士研究生3名、临床专业型硕士1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目前培养在研硕士研究生4名,同时承担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课程及医学本科生理论大课教学。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局级课题2项。近三年发表SCI科研和临床论著18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著8篇,总影响因子19.580,参编专著2部。2009年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2012年获得上海市教委“中青年教师出国访学计划”资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血管生物学中心进修学习一年,该两个中心是全美一流的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心,特别在内皮细胞调控血栓形成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动脉血栓形成分子机制研究和血小板功能研究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申请者在访问期间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 SCI论著3篇,熟练掌握了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 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何继银 何继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手外科博士,美国Kleinert Kutz手、显微外科访问学者。上海市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康复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业务专长:手外科各类复杂创伤、关节炎的早期救治和晚期功能重建,手麻肌萎等周围神经损伤、卡压的诊断治疗;腕关节创伤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腕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功能重建;各类创面、感染、先天性畸形的修复重建。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0余篇。 | 主任医师 | 创伤骨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倪醒之 倪醒之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本科,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校。擅长诊治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术后化疗等,微创技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今后拟开展腹腔镜胃、肠部分切除术。诊疗技术:掌握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学术成果:参加上海市卫生局医学发展基金资助研究项目《胃癌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第一作者发表论著7篇,均发表在中华系列杂志,3篇关于胃肿瘤的临床研究,4篇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岳冰 岳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 膝、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关节镜微创治疗,微创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手术。2008-2010年国家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骨科学习,主攻微创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技术,并先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运动医学中心、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际著名关节外科中心交流学习,相关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主任医师 | 骨关节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