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济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姜萌 姜萌 博士1976.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导。 主攻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研究及起博器安置术。熟悉掌握单、双腔起搏器的植入及病人的随访,起搏器调整;在解剖异常导致的复杂起搏器安置工作中,合作完成为少见解剖异常患者安置起搏器。在危重病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症冠脉介入的合适时机(J Interven Cardiol.2011.),为合理提供患者最佳治疗时机降低并发症提供了依据,该时点已被写入2011中国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指南中。10年来从事缺血性心脏病基础治疗的研究,在以EPC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用于急性缺血性疾病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难治性重症缺血的辅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所发表论文在国内外大会上口头或壁报形式交流,在2010年世界心脏大会(OCC)中缺血性心脏病治疗进展专题中做了新闻发布,被OCC、中国医师论坛报等转载。 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特约编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2008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07年、2008年获欧洲心脏协会travel award奖;2010年入选市科技启明星计划等。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低氧诱导因子小干扰RNA质粒”。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骆明德 骆明德,男, 外科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2008年4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任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肝胆胰外科疑难疾病和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擅长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熟练掌握精准肝切除和无血肝切除技术。尤其是对高难度的肝门区肝癌的手术切除具有丰富临床经验。1997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肝脏胰腺移植中心研修期间,参与临床肝脏移植手术50余次,掌握了人体原位肝移植和活体部分肝移植技术。能熟练处理胆道外科各种复杂情况,如复杂胆道损伤、多次胆道手术、III型Mirizzi 综合征、胆道疾病并门脉高压及肝门部胆管癌等。敢于突破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肝门部胆管癌合并受侵门静脉联合切除术,对12例III型和IV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施行包括部分肝脏、受侵门静脉干和肝动脉在内的整块切除切除和重建。7例获根治性切除者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85.7%(n=6)、71.4% (n=5) 和57.1% (n=4)。现有2例无瘤存活,分别已存活9年和12年。近10年来对9例壶腹部肿瘤施行局部切除和胆胰管十二指肠结合部重建。7例壶腹癌患者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n=7)、71.4% (n=5) 和57.1% (n=4),最长存活已11年。壶腹部肿瘤患者接受局部切除,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而照样能够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2004-2008年获国家教委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著名的Johns Hopkins大学胰腺癌中心从事胰腺癌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成功地施行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40例,其中26例施行包括受侵血管(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在内的胰腺癌整块联合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达50%。获根治性切除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达68.8%、26.7%和6.3%,最长健康生存已达14年。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熟练掌握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技术,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合并肝脏转移的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一批健康存活10年以上的病例。1999-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任普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教授,并任普通外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1996年在复旦大学中山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万杰清 医生简介: 万杰清,男,医学博士,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兼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脑血管病的治疗研究工作,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动脉狭窄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有独到之处,已成功治愈各种复杂性脑血管病近万例。擅长脑血管病的微创血管内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包括急性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以及颈动脉内膜切除和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梗死等。曾获得仁济医院首届十佳青年,第二医科大学新长征突击手和优秀仁济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2010仁济医院首届优秀青年临床骨干。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已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5篇。是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全国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医疗专长: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微创血管内介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和支架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顾乐怡 顾乐怡,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的临床工作以及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擅长急慢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诊治。教育经历:1996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获学士2004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获硕士2003年-2004年 日本顺天堂大学肾脏高血压内科 协力研究员2007年 获顺天堂大学医学博士学术职务:国际肾脏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会员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人获得荣誉:2012年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二等奖2013年首届上海市医学会青年学者奖 | 主任医师 | 肾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孙建华 孙建华,男,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后进入上海市仁济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于201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普外科执行主任,共协助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名,发表专业论文8篇,参与编写专著4本。擅长腹腔镜手术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王争 王争,男,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欧洲肛肠病学会会员,肛肠外科专业,199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2006年获得副主任医师资格。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公派赴德国纽伦堡大学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学习,师从德国结直肠外科协会主席Prof.W.Hohenberger,主修结直肠癌的微创治疗及大肠癌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本人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主要专业特色为结直肠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微创治疗包括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及肠镜下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化疗;各类肛周良性疾病如痔、肛瘘、肛裂的诊断治疗。至今已独立完成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数百余例,各类肛周良性疾病手术如PPH术,痔切除术,肛瘘切除术等数百例。同时具有一定诊治肛肠外科疑难杂症的能力,在便秘及肛门失禁的治疗上也有一定造诣。先后在国际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目前以第一完成人承担上海市科委面上项目课题。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王新华 专业特长:心房颤动(房颤)、室上速、房扑、房速、室速、室早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副主任医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 从事心律失常基础和临床诊治研究工作十余年,累计完成房颤导管消融术2000余例,每年完成室上速、室早、房扑、房速等射频消融治疗200例。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各一项。2010年 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张清 张清,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66年10出生,硕士,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心血管介入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冠心介入沙龙会员。2004年曾在美国HARTFORD 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进修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工作上主攻冠心病防治及其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心肌梗塞直接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慢性闭塞,分叉病变及桥血管病变)等,特别擅长经挠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该途径能极大减少介入患者的诸多不便。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赵恩昊 赵恩昊,男,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科副主任,意大利维罗纳大学访问学者,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助理教授,外科clerkship rotation director。现任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评审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考官,并担任《世界华人医师杂志》青年编委,《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杂志和《World J Surg Oncol》杂志审稿专家。从事胃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多年,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和小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肥胖和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1项,维罗纳大学科研课题1项,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1项,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9篇。同时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改革项目1项、课程建设项目2项。2020年获得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和2018年两次获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17年和2018年分别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和十佳班主任,2019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杰出带教老师奖。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曹晖 曹晖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外科教研室主任(兼任大外科主任)、普外科科主任、胃肠外科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兼任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科主任。198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医院、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进修学习。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大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科教司住院医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卫生部职业医师国家考试中心委员、上海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科组评审委员。担任《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杂志、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胃肠病学》杂志编委,并担任《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此外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浙江省科委基金评审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结合”基金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上海市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分项目负责人。发表论文100余篇,绝大多数发表于中华系列杂志和核心期刊,其中SCI收录40余篇,参与《外科学》全国统编教材及多部外科专著的编写。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2004入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百人计划”,200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201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外科学精品课程,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外科优秀示范病区项目负责人,2011年上海市教委外科学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2013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