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长海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廖专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消化病和消化内镜学专家李兆申教授。兼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秘书、中华消化内镜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总干事、《中华胰腺病杂志》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等多个学术职务。 擅长常见消化疾病以及胰腺、胆道和小肠等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在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胆管疾病内镜微创治疗(ESWL和ERCP)、小肠疑难疾病内镜诊治和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体外震波碎石(ESWL)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技术,累计诊治慢性胰腺炎2000余例,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000余例。 善于从临床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在《Gastroenterology》(IF=13.9)、《Gut》(IF=10.111)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IF>200,IF>5分20篇,被《Lancet》等引用450余次,单篇被引最高120次,H指数11。7篇SCI论著被选为封面论文刊登,3篇配发同期编者按(Editorial),3篇论著被F1000M收录。发表中文论著和综述50余篇。相关研究被写入《欧洲慢性胰腺炎治疗指南》等10部国际指南、共识和建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制定我国《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等7部胰腺疾病诊治指南和共识。主编《Handbook of capsule endoscopy》和《慢性胰腺炎基础与临床》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项,总课题经费400余万元。 入选总后科技新星、总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市科委启明星、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和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等人才计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工信部重大技术发明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五四青年奖章”、“晨光学者”、杨浦区“优秀青年”、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5511”优秀青年人才、“学习成才标兵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荣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门诊 | 上海长海医院 |
杜奕奇 杜奕奇,男,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1989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曾于2003至2005年在英国利兹大学分子医学中心访问学习。现任中华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幽门螺杆菌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上海市消化病学会委员、胰腺病学组组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小肠镜组成员。 临床特色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炎症性肠病诊治、小肠疑难疾病诊治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的方法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率>94%,擅长SAP并发胰腺囊肿、脓肿和胰瘘等后期并发症的微创治疗;擅长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综合治疗,尤其是克罗恩病、肠结核和淋巴瘤的鉴别,以及生物制剂的应用;擅长单气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技术,完成小肠镜检查和治疗2000余例,开展不明原因小肠出血诊治、PJ综合征小肠息肉摘除、胶囊内镜滞留体内取出、克罗恩病小肠狭窄扩张等多项新技术;开展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的内镜下ESD术;擅长反复根除失败、耐药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 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20篇,中文论著70余篇,参编专著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各2项。入选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 | 主任医师 | 消化内科门诊 | 上海长海医院 |
李淑德 李淑德,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学习,1984年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到英国进修1年。2000年到总后勤部嫩江基地医院代职(二军大医疗队队长),成绩优异,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2.3至2013.3 任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长海医院海宁分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医德医风高尚,在2010年上海市医疗卫生服务万人问卷中受到医院表扬。被评为医院优秀共产党员1次和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职工1次。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是科室医疗骨干,被科主任任命为病区组长,圆满完成科主任交给的病区各项工作。作为长海医院医疗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为科室医疗质量提升做出了贡献。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坚持每周六出专家门诊共13年,共诊疗病人约计2万人次。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1996年)。主持上海市卫生局基金1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7年,署名第7),上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2006年,署名第3)。发表SCI论文4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1部。 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静脉曲张学组成员、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地区副主编、中国內科年鉴消化系病专业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胰腺病杂志审稿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科技专家库成员、上海市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检查组成员。任长海内镜中心ERCP 学习班带教教员、长海医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临床技能考试专家组成员、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上海地区主考官。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门诊 | 上海长海医院 |
吕礁 吕礁, 1978年恢复全国统考首批考入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1993年考入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院。入伍40余年来多次参加海军重大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科主任、优秀基层干部和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历任海军四一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及海医大一附院虹口院区消化科主任。现任海军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镜分会委员。获军队科技和医疗进步成果三等奖五项,先后在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国外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单篇SCI达14分。参编《近海医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等专著2部。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介入下止血,胃、肠肿瘤粘膜下切除,食道胃肠等梗阻的扩张、支架置放,异物钳取及胃造瘘等微创诊疗;亦擅长肝脓疡、肝囊肿、肝肿瘤的微创诊疗;卅余年临床工作对消化道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食管、胃肠良恶性肿瘤、狭窄及肝胆疾病等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 | 上海长海医院 |
张火俊 张火俊医生,上海长海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安德森肿瘤中心访问学者,长海医院放疗科主任。从事恶性肿瘤的精准放疗/综合诊治二十余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副主编专著7部,获国家专利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上海抗癌科技二等奖1项。担任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学组组长、上海市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学术职务。 | 主任医师 | 肿瘤放射治疗科 | 上海长海医院 |
夏照帆 夏照帆医生,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研究所,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主任医师 | 烧伤研究所 | 上海长海医院 |
赵志青 赵志青,男,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瘤、周围动脉瘤、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现任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颈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国家脑卒中防治与筛查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兼颈动脉疾病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 荣获军队院校育才银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实施了国内第一例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 | 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 | 上海长海医院 |
包俊敏 包俊敏,男,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腹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手术和腔内微创治疗。担任第八届全军普通外科分委会外科手术学组副组长、全军普通外科分委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4本。荣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第2作者)2项。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参加多项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研基金的研究。 | 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 | 上海长海医院 |
高小峰 高小峰,男,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博士,长海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以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和复发预防研究为特色。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微创治疗泌尿系结石新技术应用相关研究于200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于2008年和2009年受邀在25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和第30届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大会(SIU)现场进行经皮肾镜手术演示;并于2012年被WCE邀请作为主要授课人进行“鹿角形结石处理原则”的授课。有关大功率钬激光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相关研究被2012年欧洲泌尿外科激光技术操作指南收录。在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水平获广大同行的认可,于2013年荣获上海卫生计生系统第14届“银蛇奖”三等奖。现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泌尿系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泌尿外科委员会结石学组委员。参与完成《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鹿角形结石诊疗指南”、“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输尿管结石诊疗指南”等章节的编写。 针对现有内镜及器械的不足,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研发,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13年获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资助,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新型国产输尿管软镜的研发及应用研究。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7篇,在研基金项目经费近400万。 | 主任医师 | 泌尿外科门诊 | 上海长海医院 |
侯建国 简介:侯建国,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在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工作十六年,擅长诊治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统重建手术。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7项。对于泌尿系统器官重建手术亦具有较高造诣,如小儿复杂性尿道下裂、复杂性尿道狭窄、女性尿失禁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在膀胱癌根治手术(原位可控性膀胱)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控尿率可达90%以上,患者普遍反应良好。同时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如前列腺增生的电切、膀胱肿瘤电切及侵润性膀胱癌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等。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武警科学进步三等奖各1项,于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参编专著5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 主任医师 | 泌尿外科门诊 | 上海长海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