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长征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姚定康 姚定康,男,主任医师,消化内科教授、现任长征医院内科教研室执行主任、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临床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力学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第二军医大学教学督导专家,《中国内科年鉴》编辑部负责人,担任《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优秀审稿专家。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7年,尤其专长疑难肝病的诊治;长期承担长征医院肝硬化特色专病门诊,迄今已诊治3000余例次慢性肝病,其中包括600余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例,发表有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章50余篇,其中采用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效果,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已经形成长征消化内科的特色之一。承担及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近4年负责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2项,总经费40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经费30万。课题主要涉及肝病蛋白质组学、肿瘤蛋白质组学等内容,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核心期刊60篇(SCI录用 9篇,总影响因子28分),主编《内科查房手册》、《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副主编《现代野战内科学》3部,参编著作6部,申请国家专利2项。负责长征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物理诊断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物理诊断学被评为总后优秀课程;2007年获得总后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1军队育才奖银奖,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工作者、优秀实习带教老师、校A级优秀教员等。负责2项卫生部及上海市教学课题研究,2项校重点教学研究课题,参加3项国家教育规划课题研究,获得上海市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2007),上海市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教育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全军优秀教学成果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 主任医师 | 消化内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仇明 仇明,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微创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专业组秘书。研究方向: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从事腹腔镜外科技术临床应用研究13年,已完成腹腔镜外科手术1万余例,手术种类达40余种。自1993年以来,先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胃肠良性肿瘤切除术、胃次全切除术、脾脏切除术、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经前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内镜下T2-3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双手多汗症、内镜下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回肠带血管蒂阴道成形术;成功开展腹腔镜肾脏及肾上腺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腹腔镜活体取肾肾移植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结肠癌根治术等腹腔镜外科新技术。于2005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第七届亚太地区内镜外科会议上,应邀并成功地进行了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实况演示,为中国腹腔镜外科界和长征医院赢得了荣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第二承担人、已结题)、上海市卫生局的科研基金一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应用微创伤外科技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探索研究),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腹腔镜胃手术的临床应用)。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 主任医师 | 甲乳疝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陈岳祥 陈岳祥,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内镜中心常务副主任,1963年4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5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199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兼职: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消化病学会委员兼肝胆学组组长、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及《中华消化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医疗专长: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30年,专业知识全面,对消化系疑难杂症诊治和危重病救治经验丰富,并在慢性肝病、消化系肿瘤、不明原因腹水及消化道内镜的微创诊治方面形成特色,尤其擅长胆胰疾病的ERCP治疗及各种胃肠镜下的微创治疗包括止血、息肉切除、支架置入、狭窄扩张及EMR等,其中年ERCP约200余例次,成功率达95%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获得荣誉:先后以第一申请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项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市级课题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二、第三)、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军队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4项。主编《临床肝脏病学》、《肝脏病学手册》等专著3部,参编《现代消化内科学》、《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中华肝病专家论坛》等教材和专著13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培养硕士生、博士生14名。曾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教学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当选长征医院第三届“我心中喜爱的导师”和“建功长征,奉献长征”年度人物(2012),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 主任医师 | 消化内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傅志仁 傅志仁,男,1960年10月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是肝移植学术带头人。兼任卫生部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委员会专家、全军肝胆外科学术委员会常委;全军器官移植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全军器官移植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器官移植上海分会会员;肝病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员;国际肝胆胰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外科年鉴》、《器官移植当代视点(中文版)》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编委信息表》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论文评审专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移植杂志》、《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消化外科》、《中国肝移植手册》编委、《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移植时讯》中文再版、《中国真菌学杂志》编委等。从事普通外科及肝胆外科20余年,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练,并形成了以肝脏疾病外科治疗为主的专业特长。近15余年来共进行各种肝叶段切除、肝癌二期切除、肝癌再次切除等3000余例。1994年开展了肝移植动物实验,在鼠肝移植300余例,猪肝移植23例的基础上,1996年成功地进行了人体肝移植手术。目前该患者已成活超过155个月,是国内首例儿童肝移植病例,国内单次移植存活时间最长者。2007年开始开展活体肝移植术,为肝移植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全科共进行了800余例肝移植手术,在手术例数、手术成功率、一年成活率、重肝救治率、术后乙肝复发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作为第一完成人,2000年“原位肝移植救治肝豆状核变形患儿一例经验”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005年“肝移植救治重症肝炎97例经验”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3年所在科室被总后命名为全军唯一的器官移植研究所,成为全国十大肝脏移植中心,2003年科室荣立总后集体二等功1次。编著专著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了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科研项目、院重点项目等课题,在研基金数百万元。享受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津贴。 | 主任医师 | 肝脏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孙延平 孙延平医生,上海长征医院,肛肠外科-肛肠,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12-2003.12年于德国柏林Humboldt大学Charite医院师从 Prof.P.M.Schlag做博士后研究。目前任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全军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外科和跨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专业秘书,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审稿专家。长期从事普通外科胃肠及肛肠肿瘤领域的研究,擅长胃肠及肛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治、早期直肠癌经骶尾部入路和经肛门入路局部切除、保肛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复发性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开展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计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5000余例;在下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方面有较深厚的造诣,已完成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20000余例、肠镜下结直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等镜下治疗5000余例。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主持和参与研究国家863重点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一项,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一项;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7部。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名、外国留学生6名。 | 主任医师 | 肛肠外科-肛肠 | 上海长征医院 |
柏涌海 上海长征医院预防保健科(兼心理门诊)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赴美访问学者。荣立三等功,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健康教育标兵等称号科研成果: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家、省部重点等基金近20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4本核心期刊编委学术任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临床与预防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及上海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科分会委员,黄浦区慢病控制专委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测量师研究方向:①临床及军人心理学(心身医学、心理咨询); ②健康管理 (干部保健、生命周期管理);③公共卫生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医院辐射社区、传染病及慢性病控制) | 主任医师 | 医学心理科-心理 | 上海长征医院 |
侯立军 侯立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专家。现任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神外一科科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2008年和2009年先后赴德国洪堡大学及德国汉诺威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工作2年。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神经创伤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颅脑创伤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脊柱脊髓学组组长、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医师协会理事、《中华创伤杂志》、《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有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功底和娴熟的手术技巧。致力于颅内各部位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和松果体区肿瘤等)和脊髓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后颅窝和颅颈交界病变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在脊髓空洞和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形成特色。在颅脑战创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主编国内第一部开放性颅脑损伤专著《开放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在重型颅脑伤的综合治疗和长期昏迷病人的催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在颅神经疾病(视神经损伤、眶上裂综合征、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听神经损伤和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完成了国内第一例颅脑损伤合并多根颅神经(动眼、滑车、外展和三叉神经等)损伤的显微外科减压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获得荣誉: 国家级: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3年,颅脑战创伤关键救治技术),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专利4项。 军队、省部级: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军队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全军院校育才"银奖",2015年又有新的突破,获得总后科技银星奖章。 上海市: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新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科研:以第一承担人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7项,其基金总额达3600万元。 参编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王文昭 王文昭,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5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4年获博士学位,2006年底博士后出站。1996年至今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副教授。从事临床神经病学工作10余年,对神经系统中的脑血管病、睡眠障碍、肌张力障碍疾病、脱髓鞘病变等尤为擅长。多年来一直承担本科生大班课、小班课主讲教学工作,多次被聘为本科生导师。任职期间开展了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的临床新技术,获院“新技术新成果”奖。副主编神经病学专著2部,参编专著7部。先后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撰写教学论文6篇,第一作者医学论著10余篇。任职期间曾获“长征新星”、 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 等光荣称号。 | 主任医师 | 神经内科-神内 | 上海长征医院 |
赵舒薇 赵舒薇,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历。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1995年分别获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2014年受邀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玛丽-拜博-伦道夫癌症中心(The Mary Babb Randolph Cancer Centre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2011年受邀英国皇家玛斯顿医学中心(The Royal Marsden Hospital)短期交流访问和讲学。在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享有一定声誉。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无喉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上海市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上海市无喉分会主任委员、国际泛亚太平洋地区整形外科学会常委和国家教育部学位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以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肿瘤学杂志》编委等。 赵舒薇教授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知名专家,从事临床医疗一线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感。专业特长: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尤其擅长喉癌各种喉切除功能重建,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治疗与修复,甲状腺肿瘤外科,喉气管狭窄重建以及咽、喉嗓音性疾病外科治疗等。率先开展了喉癌各种喉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喉气管狭窄外科重建、喉癌术后功能失败的Ⅱ期喉再造术等新技术;开展了巨大甲状腺肿瘤保留喉返神经功能的切除与修复和巨大疑难头颈肿瘤切除与修复等新技术。解决了多项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医疗技术难题,完成了重大疑难病例手术2000余例,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危重患者生命,推动了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学科发展。 获奖:有关“喉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外科治疗及预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200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喉癌外科干预与喉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项目,第一完成人2010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荣立军队三等功,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医院“长征之星”和第二军医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科研: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开展了多项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耳鼻喉 | 上海长征医院 |
刘志民 刘志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肇源人。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6、7、8届内分泌学会常委;上海市第四届糖尿病康复协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6、7届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康复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第7、8届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糖尿病学会第2、3、4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糖尿病组副组长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收录3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课题、归国启动基金、全军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等多项资助。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有深入研究,具有深厚的科研资质及临床工作经验。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病临床工作近40年,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神经病变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十余年,处理甲状腺结节1万余例,对于鉴别良恶性结节有丰富临床经验,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应用甲状腺局部治疗,治疗甲亢1万余例,提高治愈率(由40%提高为82%),降低了复发率;对甲状腺肿大的桥本甲状腺炎4000例进行局甲治疗,甲状腺明显缩小,新发甲减25%可以恢复正常功能;甲状腺结节局甲治疗8000余例,也获得明显疗效,由于甲状腺明显缩小,无毒、无毒副反应,深受病人的欢迎;治疗甲亢突眼患者1000余例,治愈率达82%,积累了丰富经验。主编《难治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学》、《名医与您谈糖尿病》、《新编糖尿病诊治365问》等著作10余部。副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大辞典》。《中华内分泌代谢 》 、《中华糖尿病》 、 《中国糖尿病》 编委。《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疑难病学》副主编。上海医学常务编委。 | 主任医师 | 内分泌科 | 上海长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