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友谊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牛应林 牛应林,男,主任医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治25年,擅长各种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技术,胃镜、肠镜、超声内镜(EUS)及小肠镜等检查术;食管胃底静脉硬化结扎术(EVL)、胃肠道早癌ESD术,贲门失弛缓括约肌切开术(POEM)及ERCP等微创治疗术。2009年在美国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的胃肠科及内镜中心研修学习半年。 | 主任医师 | 消化内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尹杰 尹杰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国家消化疾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胃癌、胃肠间质瘤、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腹壁疝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2017-2018于英国卡迪夫大学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2019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顺天堂大学病院短期研习。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常世民 常世民,男,主任医师。2015年至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后。2008年解放军医学院(301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形专业)博士毕业。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大学口腔种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大学毕业。2010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6个月,2013年在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5个月。 | 主任医师 | 口腔颌面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蔡军 蔡军,男,现任普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肿瘤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科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工作,并相继取外科学硕士、博士学位,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胃、十二指肠、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贲门失弛缓。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崔永 崔永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胸外科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2012年美国Duke大学访问学者。 | 主任医师 | 胸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宋健 宋健,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泌尿外)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北京市医学会激光学会委员,男科学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一线临床工作。致力于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药物治疗以及经尿道微创手术,前列腺肿瘤的微创外科和药物治疗及治疗后康复指导),泌尿系统肿瘤(肾上腺肿瘤,肾脏肿瘤和膀胱肿瘤)诊断和以微创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系统治疗等。 | 主任医师 | 泌尿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李杰 李杰,男,中共党员,胸外科专业,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知名专家。199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2001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师从于著名的胸心外科前辈石应康和张尔永教授。2005年被聘为武警医学院和江西中医学院副教授。2003年北京非典期间,临危受命担任武警部队安定分部医疗队副队长并荣获三等功。2010年从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转业到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专长:肺、食管和纵隔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及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2013年参加北京第24批援非医疗任务,工作出色,荣获了2014年度医院先进个人和2015年度优秀党员。 | 主任医师 | 胸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田俊 田俊,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从2004年起一直在耳鼻咽喉临床一线工作,在耳、鼻、咽喉头颈各亚专业均师从国内知名专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常见病的诊治,对疑难复杂病例的处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甲状腺癌的精细化手术、经腋或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及其他头颈内镜微创手术、早期喉癌激光微创手术和喉功能保留手术、美容切口腮腺手术。对颞下窝、咽旁间隙、颅底肿瘤、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晚期面瘫面神经重建相关手术积累了一定经验,善于处理学科交叉领域的复杂疾病,能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和常见组织瓣对头颈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发表论文4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篇,SCI5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省级课题资助2项,参与编写解剖学相关专著2部。近几年开展以腔镜甲状腺手术为代表的头颈内镜手术,并致力于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广泛好评。 研究方向 局部晚期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耳鼻咽喉少见恶性肿瘤(鼻窦恶性肿瘤、颞骨恶性肿瘤、颞下窝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治疗策略;以腔镜甲状腺手术为代表的头颈内镜手术的技术改进与评估。 在国际上较早报道冠状病毒与嗅觉的相关性,建立了实体肿瘤超高分辨率模型。对肿瘤外科技术及手术切缘有较深入的研究。 | 主任医师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梁金锐 梁金锐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心血管专业,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工作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并兼任内科教学常务副主任。一直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擅长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 主任医师 | 心血管内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孙建军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 业务专长: 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多节段髓内肿瘤,脑血管病,骶管囊肿 工作经历: 2003年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博士学位。2009年赴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病院做临床Fellow,研习烟雾病等脑血管病治疗,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出站,2013~2014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Juha H处研习脑动脉瘤手术技巧。 科研工作: 自2003年博士学习阶段一直从事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以及细胞培养和裸鼠脑内建模等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期刊刊载,相关学术观点为业内同行认可,每年都就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2-3次,获广泛关注。2009年开始研究胶质瘤干细胞的生物学形态和相关机制研究,2014年首次发现CD133阴性瘤细胞成瘤和Notch信号通路再通相关,首次开展脊髓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干细胞的研究。2013~2014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Juha H处研习脑动脉瘤手术技巧,和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以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神经外科有合作研究关系。相关研究工作获得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骨干基金和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等资助。曾承担科技部十一五脑卒中规范化研究的子课题项目。2009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多节段髓内肿瘤的理念,并指出髓内肿瘤长度增加、术前神经功能并不差;长度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但术后神经功能亦不差;长度增加,性质却更偏良性;长度增加,不能久等,术前功能决定远期康复水平。国内外发表相关论著文章9篇(中文4篇、英文5篇)。2013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以是否包含有神经根,将骶管囊肿分为两大类,对应的两种手术方式以尽可能恢复骶管内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正常解剖结构为主旨。发表国际性英文文章5篇。上述的理论和手术方式的革新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首肯,现已是Austin Spine杂志编委,J Neuroscience和NRR等国际性期刊的审稿专家,并接到WNS等杂志的约稿申请。学术兼职 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科委专家库成员,首发专项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人。 获奖情况: 荣获九三学社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