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王轶 王轶,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鸣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专业及特长:疑难或难治性耳聋、耳鸣、眩晕、耳部溢液及鼻部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免疫病相关的耳鼻喉科疾病诊治。198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1991年开始在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工作。1999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基础理论全面,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二十篇。对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之外,对于耳科疑难病、罕见病如SAPHO综合征、粘多糖贮积症、戈谢病,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哮喘病、严重的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湿疹相关性耳鼻喉疾病、鼻科疾病的诊治尤为经验丰富。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门诊 | 北京协和医院 |
彭培宏 彭培宏,男,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57年11月生于河南,1984年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90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擅长诊治鼻窦炎、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外耳道炎、鼻囊肿、鼻腔恶性肿瘤、鼻咽恶性肿瘤等。20多年来,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展嗅觉系统组织形态学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展了对经典鼓膜修补术的改良工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成功率,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同时在国内较早开展鼻内镜在临床的应用,能熟练而有机的把鼻科学传统手术和鼻内镜手术结合起来。参与多项科研工作,独立完成医科院《鼻内镜手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及其他类文章多篇。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独立与参与培养研究生多名,每年担任医大、进修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陈兴明 陈兴明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头颈肿瘤外科专家,咽喉和头颈外科专业组组长。主要从事头颈部各种肿瘤的功能保留性手术及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喉癌、下咽癌、甲状腺癌等各种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后在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医院、Memorial Sloan – Kettering 癌症医院等国际著名肿瘤医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头颈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无喉者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泛亚洲太平洋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委员,国际头颈肿瘤流行病学协作组成员。目前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Annals of Oncology》、《Cancer Research》、《Cancer》、《Oncotarget》、《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等肿瘤专业杂志上发表论著多篇。同时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杂志的编委,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2009年被评为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十佳中青年医师。 | 主任医师 | 国际医疗(耳鼻喉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张连山 张连山,男,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1958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9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从医40年来,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全面。近年来,积极组织并参加开展多种难度较大的头颈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如鼻咽癌的挽救性手术、外耳以及中耳恶性肿瘤侧颅底手术、颈下颌进路咽旁肿瘤切除术、颈根部手术、前根部手术、前颅凹底手术、与耳鼻咽喉相关的甲状腺及腮腺手术等。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冯国栋 冯国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秘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颞骨及侧颅底手术技术及效果得到患者及国内外同行认可,应邀担任苏黎世颞骨和颅底外科技术培训班资深导师(senior tutor),为该基金会最年轻的国际教员。担任孟加拉国达卡大学面神经和颞骨外科技术培训班客座教员、北京天坛医院侧颅底外科技术学习班教员、北京友谊医院颞骨解剖学习班教员。着眼于耳鼻咽喉头颈微创外科技术研究,将自动化技术、新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引入耳鼻喉科手术中。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13项,第二发明人获专利授权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已实现专利转化1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4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0余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三),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优秀论文奖等科研奖励6项。作为主要成员创办包括5种形式的“协和颞骨及侧颅底外科技术培训项目”,形成协和品牌和国际声誉,10期200余名学员及观摩学者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主持设计组建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与欧美先进国家媲美的耳鼻咽喉微创外科技术实验室,并实现整体方案产品化。2016年被聘为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青兰-医学青年发展专项基金”特聘导师。获国家名医﹒青年新锐奖、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优秀青年医师奖、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奖等奖励12项。2017年,获得“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称号。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王晓军 王晓军,女,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医美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局限性硬皮病的整形外科综合治疗、外耳再造、瘢痕综合治疗及面部年轻化等。主持多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50余篇,以主编、副主编撰写多部整形外科专业书籍。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生授课工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从事整形外科诊疗工作35年,重点开展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局限性硬皮病的整形外科综合治疗、外耳再造、瘢痕综合治疗及面部年轻化等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制定了北京协和医院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临床治疗规范。其“瘢痕疙瘩的诊疗体系的建立”获得中华医学成果三等奖。国家卫生健康委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整形与损伤修复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整形与再造外科》副主编、《中华美学美容外科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编委、《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Chinese Medicine Journal》审稿专家。 | 主任医师 | 整形美容外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赵茹 赵茹医生,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教育背景: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06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工作学习一年。主要擅长:乳房和乳头乳晕的整形美容及再造;眼部整形与美容;各种瘢痕(烧伤、外伤、手术及溃疡创面)及体表肿物和肿瘤(皮肤基底细胞癌、磷癌、血管瘤、黑毛痣、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的治疗;身体各部位吸脂;妇科整形。文章与获奖:发表文章20余篇;副主编专著1部;乳头内陷矫正器获专利1项;获协和医院临床科研成果奖3项。 | 主任医师 | 整形美容外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黄渭清 黄渭清,女,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于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成为主任医师。在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任职近二十年,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任职十余年,于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专修面颈部美容整形及面瘫的整形外科修复,于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院专修肿瘤的整形外科修复。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专修面瘫修复和乳房整形及肥胖体型的整形外科治疗。主要擅长眼整形术(眼袋,重睑及内眦开大,上睑下垂),面部年轻化(除皱,肉毒素、玻尿酸、自体脂肪注射美容术),鼻颏整形术(隆鼻及综合鼻整形),乳房整形术(隆乳,垂乳、巨乳、乳头乳晕、男乳肥大整形,乳房注射物取出及乳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产后腹壁整形及脂肪抽吸术,妇科整形(阴道紧缩,处女膜修补,小阴唇整形),先天畸形修复(唇裂及继发畸形矫正,招风耳及隐耳),腋嗅、体表斑痣及肿瘤根治与修复,顽固瘢痕整形及软组织扩张技术等。特别是对面瘫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有较深的专攻。参加多项国家与市属课题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负责研究课题《晚期难治性面瘫的综合治疗》获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余篇,著作4部。2014年作为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学科骨干成功申请卫生部重点专科。2017年参加的外阴与乳癌根治后再造修复项目获卫计委及多家专业学会好评。 | 主任医师 | 整形美容外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李单青 李单青医生,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 | 主任医师 | 胸外科 | 北京协和医院 |
梁晓春 梁晓春医生,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原主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委员会副主委。 | 主任医师 | 中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